嘉義舊監獄設立於日治大正11年,舊稱台南刑務所嘉義支所
這裡厲害的地方在於他是世界唯二的賓夕凡尼亞式監獄建築
依據網路上的資料說明其建築的特徵為房舍配置是放射形,
受刑人採獨居監禁,完全分房隔離,
目的是為了阻止受刑人相互接觸,避免犯罪知識的傳播
監獄的入口是食材裝飾的大型玄關,厚實雄偉的木門來自阿里山的神木級檜木
而現在看到的拱形入口是嘉義大地震後重建的,所以和大門並不契合
行政樓是古樸堅硬的紅磚房
總務房頂有圓形通風口,是日治時期的<現代化>設計喔
中央台負責管理周圍呈手掌狀放射出去的三條木造囚舍
建材均來自阿里山特選粗壯檜木,內裝堅固舒適,木製地板+獨套馬桶套房,堪稱五星級收容所
中央臺後方屋頂設有一座神龕,供奉著日本神祇天照大神
本來嘉監搬遷時本想請大神一起過去,但獄方擲茭始終得不到回應而作罷
男監舍長廊兩側排著一間間的囚室,
在沒有監視器的時期,管理者在天花板上方設計貓道,
方便空中巡邏,從屋頂監看房舍內的受刑人
不論舍房或工廠要求房頂挑高,並有各種氣窗設計,兼顧通風和採光
工廠旁的開放式廁所,沒有隱私,方便管理監看
婦育館是女監,有育嬰房,由女受刑人輪流照顧小孩
刑務所警察大人的制服
男女收容人的制服
收容人私製電湯匙,方便泡茶,泡麵
收容人藏在脫鞋內的打火機
限制收容人行動的腳鐐和手銬
處罰違規收容人的笞刑台
恐怖的笞鞭
這是武俠電影裡困住武林高手的水牢,將收容人浸在高達胸部的冷水裡
醫務所的病床
醫務所內的牙科看診檯
通風明亮的澡堂
日治時期的蹲式馬桶座
古早的便桶
每位收容人一早便來到這個水池清洗自己的便桶
會客室,收容人靠著一條電話線接收親人的關懷
瞭望台,牆外是光明天堂,牆內是限制自由的黑暗世界
日治時期懸掛在獄舍梁柱上的木牌,盼修築期間人事平安
老舊房舍拆除後保留下來的特殊建材
監獄博物館因展示環境的特殊性,目前採團進團出的參觀方式
每週二到週日 9:30、10:30、13:30、14:30四個場次,由解說老師帶領入內
切勿脫隊自由參觀,若一時興起想進監演場監獄風雲,也不要關門上鎖
因為這裡的門鎖都是日治時期的產物,年代久遠,鎖頭老舊,
開不了監門後果自負喔!
*****************************************************************************
位在嘉義公園前的嘉義高商是嘉農舊校址
所以市府在嘉商大門口旁規劃350公尺長的KANO步道,
沿途設立解說牌,上有球隊歷史和老照片
行人穿越線上繪製導引文字與大腳丫引導遊客
孔廟大門沒有立在大成殿正前方,而是為在右側成了旁門左道
嘉義孔廟只有大成殿和泮池
沒有明倫堂、崇聖祠、萬仞牆等孔廟常見的元素
嘉義公園內還設置了九幅陳澄波畫架,一方面欣賞畫作,一方面找尋公園內相對應的景色
大大提升藝術活動的參與感
<丙午烈震紀念碑>,是日治時期第一座震災紀念碑,
碑文記載明治39年清晨6點12分<西元1906>,
嘉義地區發生芮氏規模7.1的強烈大地震,傷亡慘重
當時嘉義名醫莊伯容為安慰亡靈,報請總督府設立紀念碑
嘉義公園建於明治43年,具有百年歷史,
公園內尚有許多特色景觀,和文史遺跡是嘉義市最大的綜合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