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88年9月21日凌晨的一場大地震
震垮了延小三分之二的校舍
時任張樹興校長初調到延小僅一個多月
他回憶當日,天色乍亮趕赴學校一看
除了校舍斷垣殘壁,還有操場上擠滿驚魂未定的人群
因為餘震不斷,大家仍缺乏回家的勇氣
就地搭起各式各樣的帳篷,一天捱過一天
拆除危樓期間,全校教職員日日和時間賽跑
縱使餘震頻頻,還是硬著頭皮
進入危險教室搶搬教具,課桌椅等堪用的設備
(翻攝自希望工程紀念專輯)
校園重建工作千頭萬緒,所幸
10月11日慈濟基金會認養延小重建工程
我們在期待新校舍的同時
亦盼能在最短時間內復課
因為似乎學校作息步入正軌了
也讓災民看見重建之路充滿希望
10月18日延小復課,學生集中在安全教室上課,低年級暫時採二部制教學
10月25日學生搬入簡易教室上課
老師們也進駐復古電影裡才會出現的大辦公室內辦公
因為教室有限,所以空間規劃也時刻考驗著行政長官的創意
教職員們更常因為工程需求或是公文命令,搬動教具設備疲於奔命
今日校長室明日成教室,今天的教具存放室,他日就變更為物資管理站
辦公室可以是慶祝活動的禮堂
辦公室也可以是學生學藝競賽的會場
辦公室理所當然作為教師研習的場地
電腦資訊教室是教職員餐廳改裝的
雖然學習環境克難,學校基本行事仍要如常舉行
在跑道旁擺上幾張課桌椅,立起一把五百萬大傘,就是班親會的會場
2000年6月1日希望工程動土典禮,校園重建進入新的階段
之後每個周末均有北區慈濟志工包好幾部遊覽車
連夜南下延小協助校園景觀工程,
全校親師生也幫忙整地
(翻攝自慈濟希望工程紀念專輯)
(左)現任校長陳榮昌校長,當時是延小的輔導主任
(右)當時體衛組的劉育成老師,現在則是大鞍國小校長
重建工程進行期間,延小師生課間的勞動服務就是
撿拾一桶又一桶的石頭,搬運一落又一落的連鎖磚
老師們鋪草皮,綁鋼筋的工作也參與不少
2001年5月4日新校舍正式啟用
(翻攝自慈濟希望工程紀念專輯)
親師生合力整理新教室,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喜悅
大家懷著感恩的心,歡歡喜喜搬新家
(翻攝自慈濟希望工程紀念專輯)
慈濟志工也趕來協助
(看到右邊那座窄窄的樓梯嗎?在北側門停車場的斜坡道沒完成之前,
師生要出入這一人高的駁坎,都靠這簡易樓梯上下)
2001年8月26日學校舉辦校園植栽認養,自己的校樹自己種
當初親手栽下的小樹,現在都超過三層樓高了
過去容納600多名學生的臨時集合場
就是現在的北側門停車場
值得一提的是,當屆的六年級學生
5月初搬入新教室,6月中就畢業離開學校
他們在鐵皮屋裡克難學習一年半,卻只能短暫的享受新校舍的舒適
也許他們將來再對別人述說起自己的小學生活
那些辛苦的過程肯定是最重要且獨特的了
[危機就是轉機]
震後災區學校的重建工作,開啟了一波新校園運動
它不僅重構了校舍建築的思維,也讓學校的親師生參與建校過程
期間歷經許多考驗,更有美好風景
而這些就是身在其中的我們最值得書寫的一頁了